人工濕地技術是為處理污水而人為地在有一定長寬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礫石等)混合組成填料床,使污水在床體的填料縫隙中流動或在床體表面流動,并在床體表面種植具有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強,生長周期長,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如蘆葦,蒲草等)形成一個獨特的動植物生態體系。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是一種較好的廢水處理方式,特別是它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的再污染,獲得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效益,因此具有較高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比較適合于處理水量不大、水質變化不很大、管理水平不很高的城鎮污水,如我國農村中、小城鎮的污水處理。人工濕地作為一種處理污水的新技術有待于進一步改良,有必要更細致地研究不同地區特征和運行數據以便在將來的建設中提供更合理的參數。
根據濕地中主要植物形式人工濕地可分為:
1、浮游植物系統:浮游植物主要用于N ,P去除和提高傳統穩定塘效率。
2、挺水植物系統:目前一般所指人工濕地系統都是指挺水植物系統。挺水植物系統根據廢水流經的方式,可分為表面流濕地(SFW)、潛流濕地(SSFW)、立式流濕地(VFW)。表面流濕地和立式流濕地因環境條件差(易孳生蚊蟲),處理效果受氣溫影響較大以及對基建要求較高,現多不再采用。故人工濕地大部分采用潛流式濕地系統。
3、沉水植物系統:其中沉水植物系統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其主要應用領域在于初級處理和二級處理后的精處理。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具有很多優點和存在的不足:
優點:①建造和運行費用便宜;②易于維護,技術含量低;③可進行有效可靠的廢水處理;④可緩沖對水力和污染負荷的沖擊;⑤可提供和間接提供效益,如水產、畜產、造紙原料、建材、綠化、野生動物棲息、娛樂和教育。
缺點:①占地面積大;②易受病蟲害影響;③生物和水力復雜性加大了對其處理機制、工藝動力學和影響因素的認識理解,設計運行參數不精確,因此常由于設計不當使出水達不到設計要求或不能達標排放,有的人工濕地反而成了污染源。另外,據已有數據,當上下表面植物密度增大時,人工濕地系統處理效率提高,在達到其最優效率時,需2~3個生長周期,所以需建成幾年后才達到完全穩定的運行。因此,目前人工濕地技術最大問題在于缺乏長期運行系統的詳細資料。
人工濕地面積可視情況而言,可在市郊結合部,也可在污水處理廠出水的附近建造。一些人工濕地屬預處理型,在那些目前還不具備建造污水處理廠的城鄉結合部建造人工濕地,將生活污水排入,利用所種植物對其進行處理,然后再排入自然水系,保護水體;還有些濕地屬于加強型,在污水處理廠附近建造人工濕地,將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水引入,再經過人工濕地的加強處理,提高其水質,然后排入自然水系,作為其補充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