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通報指出,今年汛期我國降水總體偏多,預測長江、松花江、淮河、西江等可能發生大洪水,不排除其他大江大河發生洪水的可能。目前,我國城市應對洪水等自然災害,已經有了成熟的應急手段,而在大降水和洪水過去后,如何及時處理污水經驗欠缺,在此背景下,建設海綿城市,推動污水處理發展呼聲高漲。
三個因素推動污水處理行業發展迫在眉睫
污水處理是指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
在我國,發展污水處理基于以下三個因素:
1、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在逐年下降,發展污水處理能使水資源得以更好循環使用;
2、受異常天氣以及早期雨洪粗放式管理影響,我國城市內澇問題嚴重,亟待污水處理行業改造;
3、我國水污染問題嚴重,2014年十大流域水質IV類劣V類累計占比達30%,接近三分之一。
經濟發展導致廢水大量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2011年,我國廢水排放總量659.2億噸,2012年為684.8億噸,2013年為695.4億噸,2014年為716.2億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水資源日漸匱乏、城市內澇與水污染問題嚴重,發展污水處理迫在眉睫。
政策助力城市污水處理漸入佳境
在上述背景下,近年國家出臺了新環保法、國家PPP政策、水十條等多項政策利好污水處理行業。受此影響,國內污水處理工作已見成效。
十二五期間,全國城市新增污水處理規模為2608萬立方米/日。其中,廣東、浙江和黑龍江新增污水處理規模最多,分別達到了232.5萬立方米/日、173.2萬立方米/日和152.0萬立方米/日。
2009年到2014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為75.3%、82.3%、83.6%、87.3%、89.3%與90.2%,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要求,到2020年,全國所有縣城和重點鎮具備污水收集處理能力,縣城、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5%、95%左右,隨著國家經濟轉型,對環保問題日漸關注,城市污水處理行業發展正漸入佳境。
與城鎮污水處理行業相比,我國工業污水處理以及農村污水處理尚在起步階段,未來將成為治污的重點領域。
萬億治水盛宴開啟污水處理投資亮點凸顯
業界預計到2020年,完成水十條相應目標需投入資金約4至5萬億元。萬億元的治水盛宴已經開啟,資本市場將為之躁動。
在水十條落地、建設海綿城市利好、國家對城市水污染高度關注、對地方落實加大監督的多重因素影響下,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預測,未來五年,污水處理市場銷售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市場銷售收入達到1066.78億元,工業污水處理以及農村污水處理也將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政策利好也將帶來2萬億元的投資規模。由于PPP模式正受到推崇,民營企業也將得到充足發展機會。污水處理廠運營單位、工業廢水第三方治理企業、鄉村污水治理企業將迎來投資利好;污水處理廠建設中,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參考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建設好污水處理廠應遵循節約投資,降低成本,減少占地,除氮效果顯著以及與現代技術有機結合等幾個發展方向。